行業動態
海螺集團連續8年入圍中國企業500強 排名躍升至第147
發布時間:2012-09-18閱讀次數:來源:國建聯信認證中心
2012年9月1日-2日,由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主辦,吉林省人民政府承辦的2012中國企業500強發布暨中國大企業高峰會在吉林省長春市召開。會議發布了“中國企業500強”榜單及其與2012世界500強對比分析報告。海螺集團公司以營業收入7271887萬元榮列第147位,較上年躍升了4位。同時,列“2012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第67位,較上年提升了3位;列“2012中國企業效益200佳”第27位,較上年提升了35位。

2012中國企業500強發布暨中國大企業高峰會場景
2011年,面對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環境,海螺集團公司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應對原燃材料價格上漲、銀根大幅緊縮、市場需求下滑等多重不利因素的影響,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管理轉型,企業生產經營、對外發展取得驕人業績,持續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經濟效益大幅提升,企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綜合競爭力進一步增強,實現了“十二五”的良好開局。
中國企業聯合會會長王忠禹,吉林省委書記孫政才,吉林省省長王儒林,國務院副秘書長肖亞慶,國務院國資委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邵寧,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利華,中國企聯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李德成、執行副會長王基銘、陳蘭通、尹援平,以及來自中國500強、世界500強企業的高層領導和著名專家學者、新聞媒體代表1000多人參加了會議。受郭文叁董事長的委托,集團副總經理齊生立同志代表海螺集團出席了本次發布會。
本次會議的主題是:做強做優,世界經濟變局下的大企業可持續發展。目的在于分析全球經濟變局下我國大企業持續健康發展面臨的挑戰,探討需要解決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引導大企業在新形勢下扎實做強做優,不斷提升發展質量。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作大會主旨發言。王忠禹會長在講話中指出,在新的形勢下,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應對復雜環境的能力,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加快做強做優的步伐,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擺在我國大企業面前的首要任務。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作大會主旨發言
一是必須把做強做優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我國大企業發展更多的表現為規模的快速擴張,與世界一流企業相比,在盈利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商業模式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等方面的差距還很大。必須要努力實現從速度效益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要素投入驅動到創新驅動轉變,更加突出經濟效益,切實提高發展質量和水平,努力實現持續健康發展。二是大力增強科技創新能力。要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濃厚氛圍,切實加大對科技研發的投入,制定科技發展規劃,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有分量的知識產權,大力提升獲取社會創新資源的能力,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上下游、國內外有效結合的開放式創新體系和創新機制。三是積極探索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管理模式。將原來以廠商為中心、大規模生產、大規模促銷和低成本競爭的模式,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個性化營銷、柔性化生產和精準化服務的模式;要高度重視企業組織結構的變革,建立以流程、標準和制度為基礎的管理體系,使企業的運營活動納入信息化軌道。四是大力提高企業集團管控的能力。要不斷完善公司的治理架構,明確集團總部關鍵管控職能,統一制定戰略,發揮制度建設的基礎性、長期性、穩定性優勢,強化集團在人力、財務、物資等業務領域的集中管控,重視強化風險管控,全面提升集團總部管控能力。五是大力提升國際化經營水平。要加強戰略引領,明確不同階段國際化經營的主要目標和任務,建立適應國際化經營的組織架構、協調配合機制和后臺支撐體系,依照國際通行規則創新商業運作模式,構建全球學習和知識流動機制,注重對自然環境和各類資源的保護,加強與當地企業合作,積極推進本土化經營,力爭在當地社會樹立起企業和國家的良好形象。
會議分別召開了制造業、服務業和跨國公司三個企業高層圓桌會議。海螺集團應邀參加了制造業企業高層圓桌會議,圍繞打造制造業企業新競爭優勢,與會人員展開了深入討論。齊生立同志代表海螺集團作了發言,簡要介紹了集團在機制創新、管理創新和技術創新等方面的基本情況,并就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推進行業資源整合提出了相關建議。

制造業企業高層圓桌會議

齊生立同志參加制造業企業高層圓桌會議并發言
會議期間,還分別邀請了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商務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李榮燦分別就“全球金融形勢和中國策略”、“當前國際國內經貿形勢”作了主題演講。
吳曉靈在演講中,首先對當前的世界經濟格局進行了分析,并指出國際貨幣體系不完善是本次金融危機的重要的制度根源。美元與黃金脫鉤是各國經濟結構失衡的外部原因。面對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中國的策略是控制貨幣,放活金融。中國經濟結構和發展方式不可持續,現有的外在壓力,將有利于中國經濟的結構調整。一是要用民生的消費、國內投資、外貿這三駕馬車的均衡發展來推動經濟發展。尤其是啟動內需將刺激中國未來經濟增長的巨大潛力。二是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更多地體現為減稅,減少企業的負擔。三是要順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推進人民幣跨境結算,發展人民幣匯率、利率衍生品,為中國企業全球配置資源提供金融服務。

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做“全球金融形勢”報告
李榮燦在演講中指出,當前整個世界經濟形勢增速放緩,進入較長深度的調整期,首要因素是歐債危機,是經濟復蘇最大的不確定因素。除歐洲外,世界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也逐漸放緩,美國表現明顯。面對世界形勢的變化,中國當前仍要保持穩增長。一是要保持對外貿易的穩定增長。近期國務院就如何下一步擴大出口,明確了在加快推進制度、提高出口保險的覆蓋面、降低出口環節的收費等方面的政策,將對穩定出口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二是要積極有效利用外資。盡管今年上半年利用外資下降了3.7%,但全國各地利用外資的積極性很高。跨國公司產業轉移的勢頭雖然有所下降,但仍然有轉移的動力。三是要走出去。今后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走出去,還要把我國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花出去,這樣才會對宏觀經濟產生更大的作用。四是要加強多方合作,加強自貿區的建設。從而,可以更好地發展自己國家的貿易,以應對當前的世界經濟復蘇。

商務部黨組成員、部長助理李榮燦做“當前國際國內經貿形勢”報告
“2012中國企業500強”呈現出一些新的特點:
一是企業規模繼續快速提升,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效益增速明顯放緩。 2012中國企業500強的營業收入總額達到44.9萬億元,比上年增長了23.6%,入圍門檻為175.1億元,比上年提高23.3%。但受各種不利因素綜合影響,中國500強企業經濟效益增長步伐顯著放緩。其中,2012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的收入利潤率為2.9%,比上年降低了1.24個百分點,凈利潤比上年減少了13.7%。
二是兼并重組持續活躍,上榜企業的地位更趨穩定。2012中國企業500強中,有154家企業在2011年實施了兼并重組活動,共并購重組了1111家企業,與2010年基本持平,并購重組活動持續活躍。其中,110家國有企業共兼并重組了918企業,占全部并購數量的82.6%,同時,企業研發投入持續增加,但研發強度有所下降。
三是國際地位更加突出,國際化經營穩步推進。2012中國企業500強中共有70家企業入圍2012世界500強,數量首次超過了日本。在連續兩年入圍世界500強的57家中國內地企業中,有47家企業的排名進一步提升。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國際化經營,海外投資、并購活動日趨活躍;四是與美國企業500強規模差距縮小,績效指標再度拉開差距。2012中國企業500強營業收入折合6.94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企業500強的59.1%,比上年提高了近10個百分點。但是,隨著美國企業500強盈利狀況的快速恢復,中國企業500強的績效指標一改金融危機以來連續3年領先的局面,再次與美國企業500強拉開了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