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光伏新政將出爐 業內急盼細則落地
發布時間:2012-12-30閱讀次數:來源:國建聯信認證中心
來源: 中國玻璃網 時間:2012-12-26
【中國玻璃網】飽受貿易摩擦之苦的中國光伏產業終于迎來了一條利好消息:國務院常務會議12月19日公布了多項關于光伏產業的政策措施,涵蓋了光伏生產項目、應用、電價、政府監管方向等多項具體內容。業內人士指出,此舉將加速中國光伏產業的整合,期待細則盡快落地。
12月20日上午,在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召開會議公布多項支持光伏產業發展政策的第二天,英利集團董事長苗連生便連忙召集公司全體高管開會,研究、學習會議精神,并將根據會議精神調整自身發展戰略。
國務院常務會議12月19日公布了多項關于光伏產業的政策措施,涵蓋了光伏生產項目、應用、電價、政府監管方向等多項具體內容。這被業界看做是鼓舞人心之舉。
英利集團內部人士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政策出臺得很及時,不少以前在商業上比較擔心的因素都有觸及。多數企業對本報記者表示,希望下一步政府層面能盡快出臺細化政策。
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盡管之前各類支持光伏產業的政策出臺了不少,但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多個標準,企業很難適應,無形中增加了協調成本。當務之急是要以國務院光伏新政為契機,把相關政策歸類、細化,落到實處。
加速行業洗牌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已形成較為完整的光伏制造產業體系。當前的主要問題是:產能嚴重過剩,市場過度依賴外需,企業普遍經營困難。
據中國光伏產業聯盟統計,目前多晶硅停產企業數量達到90%,半數以上的中小電池組件企業已經停產,30%大幅減產,10%~20%小幅減產或努力維持,并已開始不同程度裁員。但在地方政府保護與干預之下,一些原本應該倒逼或者被兼并的企業仍然得以存活。
來自歐美的貿易保護主義大棒接連落下,讓國內光伏企業的處境更加艱難。浙江寶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東對國際商報記者稱,“這是國內光伏企業最為艱難的時刻”。
在此背景下,五項促進光伏產業發展的“組合拳”應運而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進步;規范產業發展秩序;積極開拓國內光伏應用市場;完善支持政策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減少政府干預,禁止地方保護。
其中在開拓國內應用市場方面,新政強調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鼓勵單位、社區和家庭安裝、使用光伏發電系統,有序推進光伏電站建設。
對此,另一家浙江光伏企業的負責人對國際商報記者表示,這表明我國光伏業將從過去以刺激需求的政策基調轉換到協調、指引和幫助產業加速優勝劣汰,調節產能過剩的政策方向上來。
“新政一方面強調在市場倒逼機制下的企業退出,另一方面防止出現新的產能過剩。首次提出嚴格控制新上單純擴大產能的多晶硅、光伏電池及組件項目,會加快行業的洗牌?!鄙鲜銎髽I人士說。
投資收益率提高
而在企業普遍關心的財稅補貼上,新政明確光伏電站項目執行與風電相同的增值稅優惠政策。這也是國家首次對光伏行業提出分類電價以及增值稅優惠政策。“中國的光伏政策經歷了招標電價和"金太陽示范工程",如今終于穩定在上網電價補貼上?!碧烊A陽光負責人對記者表示。此前,業界抱怨說,并網難題是光伏發電事業所遇到的最大困難。而《意見》的出臺,似乎可以結束這種擔憂。
該負責人表示,在增值稅上,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將光伏發電的增值稅與風電增值稅扯平,稅率由17%降至8.5%。
該人士認為,增值稅減半極大提升了投資收益率?!肮夥擦T,風能也罷,特點是沒有進項稅。原材料是老天給的風力、陽光,是沒有發票開的。如果增值稅是17%,那么相當于銷售收入的17%要作為稅收。因此,1元1度的電價,實際上是0.83元,現在就相當于是0.915元的電價了。對電站運營商而言,這相當于直接漲電價。”
業內分析認為,由于國內光伏企業的收入來源有一部分來自于政府補貼,因此增值稅優惠或激發一些光伏企業投資新電站項目的熱情。
熱盼細則出臺落地
盡管五大指導性政策出臺,但會議同時要求各有關部門抓緊制定完善配套政策,確保落實到位。
不少企業表示,后續還有很多“展開”的空間。“現在我們期待的是實施細則能夠趕緊出臺,這對中國光伏行業的發展將起到基礎性的積極意義。”天華陽光負責人說。
“不論是中國的電網接入還是法律法規都需要時間完善,因此想一下子把所有產能都轉移到國內進行消化是不現實的?!蔽靼猜』璨牧瞎煞萦邢薰究偛苗妼毶陮H商報記者說。
目前,國內市場份額在英利業務中的比重正穩步上升,二季度其中國地區銷售收入比一季度增加近10%。但受客觀條件影響,包括英利在內的不少企業都表示國內光伏市場目前還是比較難做。
趙東舉例說,由于光伏發電要并入電網,部門利益博弈可能會限制光伏發電的頻率,進而拉長光伏企業成本回收周期。與此同時,企業投入的成本高昂,因為光伏設備通常會安裝在光照條件更好的中國西部,但東部地區是用電大戶,客觀上增加了發電成本。
“之前盡管各類支持光伏產業的政策出臺了不少,但政出多門、多頭管理、多個標準,企業很難適應,無形中增加了協調成本。當務之急是要以國務院"5條新政"為契機,把相關政策歸類、細化,落到實處?!币晃还夥鼧I內人士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