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十二五期間中國工業玻璃鍍膜設備市場需求分析
發布時間:2013-05-02閱讀次數:來源:國建聯信認證中心
來源: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 時間:2013-04-28
我國是玻璃生產大國,產銷量連續20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但存在嚴重的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問題。近十年間,國家堅持貫徹節能減排,大力發展新能源,積極實施刺激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方針,從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等各個層面,相繼頒布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勵玻璃鍍膜深加工及其裝備制造產業的法規和政策,有力促進了我國玻璃深加工行業及其設備制造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們預計后續還有更多的產業支持政策陸續出臺,進一步刺激和拉動平板顯示、節能玻璃和光伏玻璃等下游應用領域對于鍍膜玻璃成套設備的市場需求。
一、行業現狀 我國是玻璃生產大國。根據玻璃協會統計數據,截止2012年底,全國共有浮法玻璃生產線274條,其中在產213條,在產生產線的產能為8.8億重量箱。包括浮法、壓延、平拉等平板玻璃總產能12億重量箱, 2012年全年平板玻璃產量7.6億重量箱,銷量7.22億重量箱,產銷量連續20多年穩居世界第一,但國內玻璃行業同時也存在嚴重的重復建設和產能過剩問題。國家產業政策明確要求嚴格控制新增平板玻璃產能,遵循調整結構、淘汰落后、市場導向、合理布局的原則,發展高檔用途及深加工玻璃,積極研發各種膜材料和覆膜玻璃產品,開發復合加工技術和裝備。
改革開放之前,大型連續玻璃鍍膜成套設備被德國萊寶(Leybold)、馮??阿登納(Von Ardenen)、日本愛發科(ULVAC)和美國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等國際巨頭壟斷。20世紀80年代,國內有沈陽真空技術研究所等一批科研機構開始真空鍍膜技術的科技攻關,但應用領域基本局限于軍工和小件裝飾鍍膜。20世紀90時代,在節能減排、新能源和電子消費的大背景下,真空鍍膜工藝開始逐步應用于國內工業玻璃生產。南玻、耀皮等國內重點玻璃企業先后從德國萊寶、馮??阿登納引進大型連續鍍膜生產線,開始生產Low-E玻璃。到2005年前后,通過引進吸收、升級改造和自主創新,國內企業逐步掌握了大型連續鍍膜技術,廣泛應用在Low-E玻璃和制鏡等建筑材料玻璃鍍膜、ITO和TP等平板顯示玻璃鍍膜、以及AZO、CIG等光伏玻璃鍍膜工業制造領域。伴隨著下游應用的發展,我國玻璃鍍膜設備行業得到快速發展,涌現了成都南光、深圳豪威、湘潭宏大、洛陽北玻等一批專業從事真空鍍膜設備制造的裝備企業,打破了過去我國工業玻璃鍍膜生產線設備市場一度被國外企業壟斷的局面。
二、現有政策回顧
近十年間,國家堅持貫徹節能減排、大力發展新能源,積極實施刺激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的方針,從法律法規、產業政策等各個層面,相繼頒布和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鼓勵玻璃鍍膜深加工及其裝備制造產業的法規和政策,有力促進了我國玻璃深加工行業及其設備制造行業的快速發展。這些法規和政策大致可以分為五個方面。
1、有關玻璃產業結構調整政策,對玻璃鍍膜設備行業構成整體利好。
2006年11月30日,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頒布《關于促進平板玻璃工業結構調整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大力發展節能型功能型玻璃產品,全面提升玻璃工業技術與裝備水平,并明確目標包括“玻璃深加工率達40%以上”。2009年9月26日國務院批轉國家發改委等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業過剩和重組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嚴格控制新增平板玻璃產能,發展高檔用途及深加工玻璃,支持大企業集團發展光伏太陽能玻璃、低輻射鍍膜等技術含量高的玻璃項目。
國家發改委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05年本)》中將“節能、安全平板玻璃深加工技術開發”列入鼓勵類目錄,2011年發布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繼續鼓勵“玻璃深加工工藝裝備技術開發與應用”并對此作了進一步細化,列出的產品包括:光伏太陽能設備;薄膜場效應晶體管LCD(TFT-LCD)、等離子顯示屏(PDP)、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激光顯示、3D顯示等新型平板顯示器件及關鍵部件;TFT-LCD、PDP、OLED、激光顯示、3D顯示等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生產專用設備。
2、相關產業十二五規劃明確下游鍍膜玻璃發展方向
2011年11月8日工信部出臺《平板玻璃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和《建材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大力發展屏顯基板玻璃、光伏光熱玻璃及鍍膜玻璃、防火基板玻璃、高強基板玻璃、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玻璃制品、低輻射及多功能復合鍍膜節能玻璃與制品,提高高端產品自主保障能力;重點發展光伏玻璃、超薄基板玻璃、鍍膜玻璃、特種石英玻璃、風擋玻璃、耐熱玻璃等材料和綠色照明配套材料。
2011年12月30日國務院頒布《工業轉型升級規劃(2011—2015年)》,提出重點發展超薄基板玻璃、光伏太陽能電池用超白玻璃、導電氧化物鍍膜(TCO)玻璃,鼓勵發展應用低輻射(Low-E)鍍膜玻璃、真空及中空玻璃等節能玻璃;重點支持新型顯示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發展上游原材料、元器件及專用裝備等配套產業,完善新型顯示產業體系,平板顯示產業規模占全球比重提高到20%以上。
2012年1月4日工信部會同發改委等部委聯合頒布《新材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提出要以滿足建筑節能、平板顯示和太陽能利用等領域需求為目標,加快特種玻璃產業化,增強產品自給能力。重點發展平板顯示玻璃(TFT/PDP/OLED),鼓勵發展應用低輻射(Low-E)鍍膜玻璃、涂膜玻璃、真空節能玻璃及光伏電池透明導電氧化物鍍膜(TCO)超白玻璃。
2012年7月9日國務院頒布《“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重點發展方向和主要任務包括“高效節能產業: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開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大力發展綠色建筑,推廣綠色建筑材料……電子核心基礎產業:積極有序發展大尺寸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TFT-LCD)、等離子顯示(PDP)面板產業,完善產業鏈。加快推進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三維立體(3D)、激光顯示等新一代顯示技術研發和產業化。攻克發光二極管(LED)、OLED產業共性關鍵技術和關鍵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重大成套裝備及大型成套生產線系統集成水平大幅度提升……太陽能產業:以提高太陽能電池轉化效率、器件使用壽命和降低光伏發電系統成本為目標,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電池的生產制造新工藝和新裝備”。
3、有關建筑材料節能標準,推動了Low-E等建材玻璃鍍膜設備的需求
2004年國務院頒布《節能中長期專項規劃》,要求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節能50%的設計標準,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率先實施節能65%的標準;結合城市改建,開展既有居住和公共建筑節能改造。
200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明確規定建筑工程的建設、設計、施工和監理單位應當遵守建筑節能標準。
2008年國務院頒布《民用建筑節能條例》規定:國家推廣使用民用建筑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和新設備,限制使用或者禁止使用能源消耗高的技術、工藝、材料和設備。
2013年1月1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綠色建筑行動方案》,要求嚴格執行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提出了“十二五”期間要完成新建綠色建筑10億平方米,完成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4億平方米以上,夏熱冬冷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5000萬平方米,公共建筑和公共機構辦公建筑節能改造1.2億平方米,實施農村危房改造節能示范40萬套。到2015年末,20%的城鎮新建建筑達到綠色建筑標準要求,并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區有改造價值的城鎮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并明確提出大力發展低輻射鍍膜玻璃等綠色建材。
4、有關光伏產業政策,刺激了光伏玻璃鍍膜設備的需求。
2005年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可再生能源法》明確鼓勵單位和個人安裝和使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等太陽能利用系統。
2009年3月23日,財政部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發的《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提出“太陽能屋頂計劃”,要求在經濟發達、產業基礎較好的大中城市積極推進太陽能屋頂、光伏幕墻等光電建筑一體化示范。同時頒布的《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明確由中央財政從可再生能源專項資金中安排部分資金,支持太陽能光電在城鄉建筑領域應用的示范推廣。
2012年9月,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申報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化應用示范區的通知》,提出國家對示范區的光伏發電項目實行單位電量定額補貼政策,對自發自用電量和多余上網電量實行統一補貼標準。隨后國家電網正式發布了《關于做好分布式光伏電網并網服務工作的意見》,明確從11月1日開始,電網企業對適合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業主提供接入系統方案制訂、并網檢測、調試等全過程服務,不收取費用,富余電力全額收購。
5、有關裝備制造的支持政策,直接對工業玻璃鍍膜設備構成利好。
2006年6月26日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對“新型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等重點項目,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導力度,實現關鍵領域的重大突破。
2008年4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明確將“低輻射鍍膜玻璃及多層膜結構玻璃制造技術”列為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
2009年5月國務院《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將太陽能發電設備等高效清潔發電設備列作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十大領域重點工程,將“推進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等先進電子信息裝備自主化作為就打產業重點項目。
三、平板顯示產業對玻璃鍍膜設備的需求分析
鍍膜是現代平板顯示產業重要的技術環節。目前市場上的平板顯示鍍膜生產線主要用于ITO玻璃及觸摸屏的生產鍍膜。根據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行業協會統計,截止2012年末,國內現有用于平板顯示產業的鍍膜生產線設備119條套。
2010年我國超薄屏顯玻璃的需求量約為3,500萬平米。《平板玻璃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預測,我國的屏顯玻璃需求量將繼續高速增長,復合增長率達28%,至2015年需求量將達到1.2億平米。由于觸控屏鍍膜工藝的特點,實際鍍膜的面積要高于屏顯玻璃的面積。假設玻璃鍍膜面積與屏顯基板玻璃面積相等,按照每臺/套平板顯示鍍膜生產線實際鍍膜產能30萬平米(約200萬片)推算需要400臺/套鍍膜成套設備才能滿足下游鍍膜市場的需求,也就是說,至2015年底,國內市場還需新增281臺/套鍍膜生產線,才能夠滿足1.2億平米超薄屏顯玻璃的鍍膜需求。
四、Low-E鍍膜生產線設備的市場分析
出于Low-E玻璃的節能性能考慮,在鍍膜工藝路線上,歐美發達國家和我國都主要采用離線鍍膜。2010年以來,雖受到房地產宏觀調整影響,Low-E鍍膜生產線投資仍保持較快增長,中國建筑玻璃與工業玻璃協會統計,截止2012年末,市場現有投產的離線Low-E鍍膜設備為90臺/套,平均每臺/套生產線的設計產能約300萬平米。由于玻璃生產商需要根據客戶需求主要采取定制化生產,針對不同的訂單,膜系需要頻繁調整,批量生產前需要做產品的性能測試,因此實際產能只能達到設計產能的30%-40%的水平,約為100萬平米。總體來看,Low-E玻璃的需求量與Low-E鍍膜設備的需求量基本保持同步增長,使得我國Low-E玻璃市場的供求基本達到平衡。
Low-E玻璃在歐美發達國家的普及率已經超過80%的水平。相比之下,我國Low-E玻璃的普及率不足10%,與發達國家仍然存在較大的差距,加上城鎮化快速發展,以及在交通工具和家用電器上的應用,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平板玻璃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預測,我國的Low-E玻璃需求量將繼續快速增長,復合增長率為18%,至2015年需求量將達到1.4億平方米。但從目前實際情況看,Low-E玻璃產需量已經超過預期,近兩年的增長率均超出了18%的水平,2012年我國Low-E玻璃的產量接近1億平方米,市場整體仍處于不斷增長的狀態,預計到2015年Low-E玻璃理論產量將達到1.64億平方米。而且協會正在建議政府提高建筑節能標準制定強制性使用Low-E中空節能玻璃法規,如頒布相關法規,Low-E玻璃使用量將大幅提高。
按單臺套設備實際產能100萬平方米計算,市場需要新增74臺/套鍍膜生產線才能夠滿足Low-E玻璃的市場需要。
五、薄膜太陽能電池鍍膜生產線設備的需求分析
太陽能電池是能源發展的必然趨勢。歐洲JRC的預測,光伏發電到2030年將占到世界總電力供應的10%以上,21世紀末將占到60%以上。在各種光伏發電技術中,薄膜太陽能電池組件因為耗能低、無污染,遠期最為看好,發展潛力巨大。EPIA預測2013年和2014年全球薄膜電池組件占市場總量比例將達到25%,Isuppli預測分析到2020年,全球50%的年光伏發電裝機總量將是薄膜電池。
作為薄膜太陽能電池的前電極和封裝材料,薄膜太陽能電池用鍍膜玻璃的需求量也隨著迅速增長,進而帶動薄膜太陽能鍍膜生產線設備的需求。《平板玻璃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預測,我國的光伏及光熱玻璃需求量將繼續快速增長,復合增長率達到24%。隨著薄膜太陽能電池市場份額的繼續提高,TCO鍍膜玻璃的增長速度將會超過24%達到更高水平,由此給薄膜太陽能鍍膜生產線設備行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目前,世界的主要薄膜太陽能電池生產基地集中在歐洲、北美、日本等地區,我國實現商業化大生產的薄膜太陽能鍍膜生產線較少,主要為進口設備。國內設備廠家正在抓緊產品開發和工藝研究,部分已經完成中試和小型生產線的銷售。
總的來說,工業玻璃鍍膜技術在國內市場還剛剛進入成長期,玻璃鍍膜設備,尤其是以大面積、連續化為特點的玻璃鍍膜生產線成套設備的市場應用前景非常看好。從玻璃行業的視角來看,鍍膜玻璃則是玻璃企業升級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的重要方向。一方面是普通玻璃的產能嚴重過剩和競爭無序導致的無利可圖,另一方面則是電子消費、建筑節能和新能源對鍍膜玻璃的巨大需求,在國家產業政策的引導和鍍膜工藝技術的升級兩大驅動力作用下,可以預見,將有更多的玻璃企業投資建設鍍膜玻璃深加工項目,由此鍍膜設備企業也將迎來戰略機遇期。
綜合平板顯示玻璃、Low-E玻璃和薄膜太陽能玻璃等下游市場對鍍膜設備需求的分析,預計從現在到到十二五規劃期末,國內工業玻璃鍍設備行業的總產值有望達到80~100億元。
六 行業發展建議
1、利用國家政策加快發展。鍍膜裝備的發展與國家戰略新興產業、能源產業、電子信息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機密相關,相關企業單位要充分利用現有政策,并積極爭取國家技術專項支持,加快發展。
2、轉變行業生存與發展的觀念。國內玻璃鍍膜設備生產廠家,偏重于中、低端市場,片面追求低價,以犧牲設備的性能和可靠性來贏得市場;同時又缺乏長遠眼光,沒有針對性的中長期發展規劃,因此缺乏研發投入的決心和魄力,難以形成“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的客戶口碑。
3、創新發展模式。一是加強產學研用的結合,形成鍍膜裝備發展的良性機制。發揮研究單位的基礎研究優勢,使基礎研究成果有效轉化為生產力,同時利用用戶的市場信息優勢引導發展;二是加強制造企業之間的合作與協調,通過合理的機制分享技術、信息,避免無序競爭和重復研發,造成資源的浪費。
4、立足自主研發,提高我國真空鍍膜設備的綜合技術水平、產品質量和可靠性。一是立足自主研發,加強基礎研究,開發新工藝;二是積極跟蹤國外先進工藝技術及設備的發展,借鑒先進經驗;三是提高技術引進的檔次,采取合資合作的方式引進關鍵技術,并不斷提高國產化率,推進研發和制造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