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穩步推進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
發布時間:2013-07-29閱讀次數:來源:國建聯信認證中心
在國家發改委、工信部、商務部、中編辦、國務院國資委、國務院參事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聯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中國鋼鐵工業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等16家全國性的行業協會、聯合會共同主辦的“2013中國行業協會發展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論壇圍繞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主題,邀請了有關部委領導、專家和行業協會代表發表演講。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工經聯名譽會長顧秀蓮出席論壇并致辭。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作了題為《深入貫徹十八大精神 穩步推進行業協會改革與發展》的主旨報告。
顧秀蓮在致辭中談及以下問題:一要充分認識社會組織改革的急迫性,事關行政體制改革的成敗;二要積極推動行業協會的立法進程;三是行業協會要用于探索和實踐,以創新的理念加持市場化的改革方向;四是加強協會能力的建設,建立行業協會的公信力;五是要加強行業自律。
李毅中在報告中指出,黨和政府對行業協會的改革十分重視,并提到國家行政體制改革的議事日程中,要正確地理解十八大有關社會組織改革的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正確把握社會組織改革與發展的方向。推進社會組織改革,加快現代社會組織體制建設,是我國政府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行業協會自身建設和發展的必然要求。推進社會組織改革,將促進行業協會的外部環境建設,有利于加快確立行業協會的主體地位,有利于促進行業協會的發展壯大。
李毅中強調,要正確把握行業協會改革的主要內容。一是正確認識“逐步推進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及去行政化問題。政社分開的加速,將促使行業組織植根于企業,植根于市場,成為真正獨立的社團法人和社會主體。當然,“脫鉤”不是脫離政府的監管與支持,政府培育扶持是現階段行業協會發展壯大的重要推動力,關鍵在于要改變方式,要用法制化、市場化、社會化的方式,為行業協會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脫鉤”是一個逐步穩妥“放生”的過程,要規劃試點,有相關政策跟進,逐步開展。二是正確認識改革社會組織管理制度。實施行業協會的直接登記與雙重管理并不矛盾,一方面有關部門要依法加強登記審查和監督管理,切實履行責任;一方面仍要實事求是,堅持采用已有的實踐證明比較好的管理模式。目的是加大加快推動政府向行業組織轉移職能的范圍、步伐和力度,為培育和發展行業協會創造條件。三是正確認識“探索發展一業多會,適度引入競爭機制”。這項改革措施是在《方案》中明確提出的,目標和要求是堅持市場化方向,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在現有基礎上形成競爭,激發行業協會的活力,優化結構和布局,提高素質,增強服務能力,在競爭中形成主體地位。行業協會應具有代表行業和引領行業進步、加強行業管理的職能,同時要注意在引入競爭機制過程中,如果偏離了正確價值理念的導向,這種機制就有可能走進誤區,會導致干擾行業秩序,增加企業負擔,要努力防止和避免這種傾向的發生。
最后,他建議:應繼續落實國務院36號文件,加快推進行業協會立法進程;行業協會改革亟需政府的有力扶持和培育;政府職能轉移行業協會要有明確的時間落實表和路徑圖,明確落實行業協會的職能;積極探索、穩步實施“一業多會”,準入門檻應嚴格標準化;行業協會要順應形勢,找準定位,轉變職能,創新服務,主動承接政府轉移的職能。
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邵寧、中央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王峰、工信部總經濟師周子學、國務院參事室參事陳全生、國務院法制辦朱衛國處長和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趙家生等領導和協會代表出席論壇并講話。
全國部分省區市工經聯、全國性行業協會、研究機構以及新聞媒體的代表共300余人參加了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