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中國經濟回暖 為結構改革創造有利環境
發布時間:2013-10-28閱讀次數:來源:國建聯信認證中心
24日公布的10月份匯豐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升到7個月來最高點,為50.9%。歐美媒體認為,這個利好數據表明今后幾個月中國經濟回暖勢頭將會持續,“為中國推進結構改革創造有利環境”。澳大利亞央行副行長菲利普·洛維表示,匯豐PMI令人鼓舞,“那些對中國經濟表示悲觀的人再次被證明是錯誤的?!?
匯豐控股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發布該數據的公告中表示,第三季度觸底后,中國經濟增長復蘇勢頭在進入第四季度時得到鞏固。
這一動能將在未來幾個月持續,為加快結構性改革提供有利環境。數據顯示,匯豐PMI已經連續3個月站在枯榮線50%的上方,上個月終值為50.2%。10月制造業新訂單分項指數初值升至51.6,為7個月高點,上月終值為50.8;生產分項指數初值也在6個月的高位。采購庫存指數9個月來第一次、制成品庫存指數4個月首次升至榮枯線上方。
路透社認為,庫存狀況的持續改善從側面表明企業對未來的預期正逐漸好轉。報道稱,未來中國經濟能否持續健康發展,有賴于結構改革和新增長點的培育。國務院常務會議稍早表示,當前經濟回升的基礎尚不穩固,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任務仍很繁重,要以更大力度推進改革和結構調整,繼續抓好已出臺措施的落實。市場期待即將召開的中國共產黨十八屆三中全會推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舉措,再一次釋放出 “改革紅利”。德意志證券旗下國際新聞網認為,PMI數據一定程度上緩解人們對中國經濟增長的擔心。美國《華爾街日報》稱,中國PMI數據或許表明,中國經濟在下半年將會出現更快速度的增長,這將為全球增長提供支撐。這一消息也讓亞洲股市24日整體上揚。澳大利亞、韓國和日本股市分別上升0.3%、0.5%和0.4%。盡管對中國經濟存在的隱憂沒有完全消除,銀行間拆借利率有所上升。不過,多數經濟學家對中國實現7.5%的年度經濟增長目標有信心。渣打銀行已經把預期的中國增長率從7.5%上調到7.6%。蘇格蘭皇家銀行經濟學家高路易在接受彭博電視臺采訪時說,上述數據說明中國經濟仍在良好增長軌道上,雖然這不是過去那種驚艷的數字,但足以兜住政府的底線。
當天公布的歐元區PMI初值顯示,歐元區10月綜合PMI初值意外回落至51.5。德國10月綜合PMI初值降至52.6,創7月以來最低水平。高路易對彭博社說,相對于其他國家,中國的經濟承受力明顯較高?!爱斀鹑跅l件寬松時,大家都表現不錯,都在增長;但當美聯儲準備退出量化寬松時,誰更脆弱就一目了然了。但中國不是這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