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馬年消費能否“萬馬奔騰”
發布時間:2014-01-27閱讀次數:來源:國建聯信認證中心
回首剛剛過去的2013年消費市場,雙“十一”網購狂歡以及假日消費的火爆,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面對內需企穩回暖,樓市火爆帶來的大量消費需求,馬年消費能否續寫消費升溫的篇章?
記者在采訪中,專家和市場機構大多表示,今年消費仍將扮演拉動我國經濟馬車穩定前行主要動力的角色,雖然難見大幅增長,但是小步加速可能性較大。
2013消費市場:熱點明顯 奢侈消費退燒
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34380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3.1%,其中12月份同比名義增長13.6%。持續數月保持在13%以上增速的消費數據,成為我國經濟“穩、進、好”的重要支撐。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在與記者連線時表示,2013年年初中央出臺“八項規定”后,高端消費品銷售出現下降,但在住房與汽車等相關消費的帶動下,消費仍保持了平穩增長態勢。
消費的小幅回暖,表明去年我國出臺促進消費增長的政策效果有所顯現。國家發改委國民經濟綜合司副司長叢亮1月22日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稱,2013年國家在消費政策方面積極培育新的消費熱點,特別是信息消費,包括4G牌照的發放、電商消費等。
在保持平穩增長的同時,消費市場也出現了新的變化。樓市的活躍帶動傳統消費熱點依舊明顯,相關建筑裝飾等上下游行業的銷售出現企穩回升。去年信息消費熱點最為亮麗。商務部監測的3000家重點零售企業中,2013年網絡購物銷售增長31.9%,增速分別比百貨店、超市和專業店高出21.6、23.6和24.4個百分點。信息消費的火爆成為去年消費增長的亮點。
然而,餐飲飲食類消費尤其是高端產品消費的回落成為去年消費市場的另一顯著特點。隨著嚴控“三公”消費、嚴禁使用私人會所、嚴禁高端消費等舉措不斷深入推進,高端消費的回落將會繼續延續下去。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被視作高端餐飲的“ 限額以上企業(單位)餐飲收入”去年全年同比下降1.8%,其中12月份同比較11月份進一步擴大。高端、奢侈消費將迎來大規模衰退,消費市場可謂“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穩中有升:馬年消費剛性增長延續
在三大需求中,消費需求最為穩定。我國居民收入的持續增長為消費的繼續小幅回暖奠定了基礎。
唐建偉認為,在消費剛性和“調結構、促內需”的政策推動下,消費將保持穩中有升的態勢。在我國,消費需求的剛性增長特征明顯。未來經濟轉型重心在促進內需,特別是消費方面,隨著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的實施,未來國內消費增長空間巨大。
去年我國明確了諸多鼓勵和支持信息消費舉措,隨著政策的逐步深入,信息消費這一新的消費熱點在今年將會繼續升溫。在外需難有大起色的預期下,各方預計今年我國有望進一步加大促進消費的力度,為今年消費的穩定增長創造良好的政策和市場環境。
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將進一步釋放消費需求,推動居民消費結構轉型升級。人口城鎮化的推進,要求公共產品和服務的緊跟。隨著公開服務均等化等保障政策的完善將消除大量居民的后顧之憂,社會保障體系的完善將讓百姓更為放心的消費。
從供給方面來看,我國服務業的政策環境在改善,服務供給能力在擴張,服務業產品質量的提升和服務水平的上升,有利于推動我國消費升級,有助于消費實現質的飛躍。
消費“短板”:補足尚任重道遠
唐建偉指出,今年也存在一些不利于消費增長的因素:經濟增速放緩后,居民收入增速相應放緩,低于GDP增速;2014年房屋成交量增速相比2013年可能下滑,進而影響家電、家具等銷售;治理大氣污染的政策力度在加大,越來越多的城市對汽車進行限購限行,將影響汽車銷售和消費;國內消費環境依然較差,如食品安全等問題并未根本解決。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去年最終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是50%,資本形成總額的貢獻率是54.4%,貨物和服務凈出口貢獻率是-4.4%。由此可以看出,消費在拉動經濟增長中的作用仍有待于進一步提升,我國還需補足消費這一“短板 ”。
專家建議,這一“短板”的補足,關系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并非一蹴而就,當務之急是繼續提高居民收入增長的水平,構筑更加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促進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