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打造中國經濟“第二季” 資本市場使命升華
發布時間:2014-04-01閱讀次數:來源:國建聯信認證中心
3月25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部署下一步資本市場發展。資本市場再次上升到國家戰略層級,這讓人不禁聯想到,2004年國務院出臺關于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俗稱“國九條”,之后激起了中國資本市場一波大牛市。
如今十年過去了,中國經濟各個方面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經濟持續30多年的高速增長年代一去不復返,迎來的是經濟結構的調整,經濟質量和效益的提升。換擋提速,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的新階段,中國經濟已經悄然進入到提質增效的“第二季 ”。
與此同時,中國資本市場也在經歷著快速發展。目前,我國股票交易所市場規模日益壯大,中小板、創業板、全國股轉系統相繼建立,各地區域股權轉讓市場和證券公司柜臺市場積極探索前行,債券市場、期貨及衍生品市場蓬勃發展,產品日益豐富,規模不斷擴大。
然而,隨著中國經濟向更深、更廣地發展,資本市場在原有使命的基礎上,似乎有了更重的責任,不能再淺顯理解。
如何激發中國經濟活力,中央一直在思考。在增質提效,激活市場活力的大背景下,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作為基本經濟制度,優化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建立健全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對國有經濟發展有極大促進作用,其中,不可避免的是并購、重組。今年兩會期間,深交所理事長陳東征曾表示,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對資本市場是重大利好,雖然資本市場存在種種問題,但是它一個相對公開、透明的市場,也是其未來其最可行、最穩妥的政策實現陣地。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市場化是中國資本市場發展的出路,更是盤活中國經濟的重要一環。中國經濟能否在資源配置的上充分發揮作用,成了市場化改革的關鍵,成了中國經濟能否爬坡過坎、轉型升級成功的關鍵。
從這個角度來講,國務院再次對中國資本市場做全局規劃顯得頗為迫切。頂層設計不僅要規劃,更要細化。資本市場必須要回歸到資源配置的本源,最大限度減少錯配,使一、二級市場合理定價,用市場化、法治化保駕護航,讓資本市場創造良好發展環境,提供優質公共服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相信不久的未來,我們不僅能看到一個脫胎換骨的資本市場,更能看到生機勃勃、一派繁榮的中國經濟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