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年內CPI高點或已過去 專家稱全年通脹壓力不大
發布時間:2014-07-18閱讀次數:來源:國建聯信認證中心
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數據顯示,6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2.3%,低于市場預期的2.4%。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去年同期上漲2.3%。而在2013年上半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同比上漲2.4%。今年上半年的CPI漲幅與去年基本持平。此外,6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下滑1.1%,降幅較5月縮窄,印證了經濟企穩。多位分析人士認為,上半年物價保持低位平穩態勢,下半年通脹上漲的壓力不大,今年3.5%的調控目標將會輕松完成。
CPI上半年低位平穩
數據顯示,2014年6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2.3%,環比下降0.1%。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3.7%,非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7%。
“CPI回落的主要原因是6月份的翹尾因素和新漲價因素均比5月份減少了0.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解讀數據時稱。6月整體物價水平在意料范圍之內,蔬菜及肉禽價格回調拉動食品價格漲幅放緩。民生證券研究院副院長、首席宏觀研究員管清友也表示,6月CPI同比上漲2.3%,同比回落是因翹尾因素和鮮菜價格回落。
時隔一個月,CPI再現回落趨勢,這意味著CPI年內高點或已過去。5月份時我國CPI上漲2.5%,創下了年內的高點。回看2014年上半年物價數據,總體保持低位平穩,從側面顯示當前雖然存在經濟下行壓力,但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總體平穩的物價,也為市場主體提供了穩定的宏觀經濟預期,更有于各地和企業集中精力轉型升級。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表示,上半年物價水平基本平穩,我國夏糧的喜獲豐收還將為下半年物價基本穩定創造良好的基礎。國泰君安高級經濟學家林采宜也指出,下半年CPI總體壓力不會很大,唯一的價格壓力來自勞動力成本的上漲。
年內通脹壓力不大
分析人士認為,年內CPI高點或已過去,下半年通脹上漲的壓力不大,今年的調控目標將會輕松完成。
交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5、6月份將是CPI高點,7月份是次高,之后CPI漲幅將會受基數作用影響而下行,全年CPI漲幅將會在2.2%左右。”
近年來,穩物價的綜合做法成效顯現。姚景源分析,物價這種基本平穩的狀態主要是因為這兩年我國一直把穩物價作為重要的調控目標。此外,物價的平穩也與宏觀經濟形勢有關,現在我國的宏觀經濟形勢運行處在一種基本平穩,穩中有進的狀態之中。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首席經濟師王遠鴻預計,下半年由于國內外的需求增加以及我國的微刺激政策,CPI會繼續小幅回升至2.5%左右,全年預計在2.4%至2.5%之間。他表示,總體看來,今年完成全年物價調控目標沒有壓力。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周景彤認為,下半年影響物價回升的因素不是很多,物價仍將保持低水平,全年CPI呈現不規則的“倒U型”走勢。
PPI同比年內難轉正
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數據顯示,6月PPI同比下降1.1%,同比降幅比5月份縮小0.3個百分點。PPI同比降幅連續3個月收窄,印證了經濟企穩。分析人士指出,年內PPI同比很難轉正,PPI兩年多負增長的局面仍會延續。
今年上半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同比下降1.8%,略好于去年同比下降1.9%的水平。但延續兩年多的PPI負增長的局面并未轉變,顯示中國經濟依然沒有從需求面疲弱、制造業不振的局面中完全走出。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經濟仍有下行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企業“兩頭承壓”的情況加劇。產出方面,迄今PPI已經連續兩年多負增長,產品出廠價格一直提不上去;但投入方面,不斷上漲的勞動力價格增加了經營成本。這種兩頭擠壓讓企業生產經營非常困難。
連平指出,下半年定向調控應該注重加大對小微企業扶持力度,尤其是針對小微企業的“定向減稅”,“對能提供十幾個、幾十個就業崗位的小企業來說,減免稅和費,以降低其生產經營成本,更能發揮幫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