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發改委:經濟運行緩中趨穩 全年預期目標能夠完成
發布時間:2015-08-27閱讀次數:來源:國建聯信認證中心
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的基本態勢沒有變,結構優化改革深化的基本趨向沒有變,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的大局沒有變
《證券日報》記者24日獲悉,國家發改委發文指出,在世界經濟調整分化和國內發展“三期疊加”的背景下,我國加強多重目標、多種政策、多項改革的協調配合,不斷創新宏觀調控理念和方式,積極應對各種困難和挑戰,經濟運行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結構調整積極推進,活力動力繼續增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隨著國家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進一步顯現,預計下半年我國經濟增速有望保持平穩,主要經濟指標能夠完成全年預期目標。
發改委用GDP、CPI、就業、消費等一系列數據說明我國宏觀調控已取得新成效,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第一,經濟保持了中高速增長。一季度、二季度和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均增長7%,符合7%左右的年度預期目標??v向比較,這一增速雖低于前兩年,但在我國經濟總量已達60多萬億元的情況下,今年經濟增長7%相應的不變價增量比去年增長7.4%還要多;橫向比較,不僅遠高于二季度美國環比折年率2.3%、日本-1.6%、歐元區1.3%的增速,也明顯超過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僅次于經濟體量相對較小、發展階段相對較低的印度一季度7.5%的增速。
第二,居民消費價格漲勢溫和。前7個月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3%,處于調控區間之內。
第三,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前7個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841萬人,完成年度計劃的84%;7月末31個大中城市城鎮失業率為5.17%,繼續穩定在較低水平。
此外,二季度以來我國經濟回穩向好的跡象有所增多,固定資產投資、工業生產、居民消費和出口增速有所回升,7月份盡管外貿、投資、工業增速有所放緩,但消費、房地產、服務業總體穩定向好。7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5%,增速與上月基本持平,體現消費升級需求的旅游、文化、信息、健康等保持高速增長,通訊器材零售額增長29.8%;房地產交易持續回暖,商品房銷售面積增幅提高到18.9%,并帶動房地產開發景氣指數回升和家具、建筑及裝潢材料銷售好轉;服務業持續擴張,非制造業商務活動指數達到53.9%,比上月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商業活動指數為52.9%,上升0.5個百分點。同時,財政收入增長較快,同口徑增長為9.1%,稅收增速已連續兩個月超過10%。
山東財經大學國際商學院袁其剛副院長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發改委歸結的經濟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經濟運行狀況整體保持良好勢頭,與國外主要經濟體的比較更使我們確立了發展自信。近期的人民幣匯率調整將對出口企業有很好的提振作用,最快在四季度就會有所體現。
發改委同時強調,我國結構調整邁出新步伐,增長新動力正在加快形成。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增長極、增長帶正在加快孕育成長。隨著“互聯網+”行動向更廣領域拓展,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加快融合發展,在協同制造、現代農業、普惠金融等領域,新產品、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三大戰略”輻射帶動作用日益明顯,各地加快與“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戰略規劃的對接,國家級新區、產業轉移示范區等的新引擎、新載體、新樣本作用突出,這些都為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而我國人民生活取得新改善,發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居民收入增長保持“雙快”,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7.6%,繼續快于經濟增速;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際增長8.3%,高于城鎮居民收入增幅1.6個百分點,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
在談到房地產時,袁其剛表示,年初的研究結論是房地產去庫存化要持續五年到六年的時間,但按照目前城鎮化推進的進程和城鄉居民收入的增長幅度來看,買房置地是中國百姓的重要投資方式,去庫存化時間將大大縮短,房地產仍然是國家經濟的支柱產業?!耙粠б宦贰?、“互聯網+”等新的經濟增長極已經初步見到成效,未來一兩年將會迎來爆發式增長,是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
發改委最后強調,當前我國經濟運行的基本面是好的,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的基本態勢沒有變,結構優化改革深化的基本趨向沒有變,民生改善和社會穩定的大局沒有變。
來源:
中國經濟信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