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水泥、冶金:金融支持“走出去”的那些事兒
發布時間:2015-10-15閱讀次數:來源:國建聯信認證中心
今年以來,國內水泥市場競爭激烈,價格持續回落,給百年老字號水泥巨頭華新水泥帶來不小的經營壓力。然而可喜的是,公司海外投資項目表現優異,在塔吉克斯坦和柬埔寨投資建成的工廠,上半年共為公司貢獻了4.19億元的營業收入和1.28億元的凈利潤。上半年,公司總體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1.24%,而境外營業收入卻同比增長達101%。
“現在來看,我們華新當年下決心‘走出去’比較及時,搶占了先機。這要感謝外匯局黃石市中心支局和有關銀行的大力支持。”華新水泥財務部門負責人賀德勇說。
我國經濟發展到了現階段,無論是經濟轉型升級壓力,還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壓力,都要求一些大型企業必須加快“走出去”。近幾年,在湖北的老工業基地黃石市,外匯局黃石市中心支局引導金融機構支持華新水泥、大冶有色、十五冶等企業大膽“走出去”,為企業發展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日前記者到黃石走訪,聽一些企業和金融機構負責人講述“走出去”的那些事兒。
為了化解過剩產能
“經過近30年的快速發展,國內水泥產業技術水平已經十分先進,世界領先。我們早期一條30萬噸的生產線,需要兩三千名工人;現在一條100萬噸的生產線,只需要300人。走在廠區,基本看不到工人,都坐在操作間里。而且,建設一條100萬噸的生產線,所需投資僅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半。”賀德勇不無自豪地說。
然而,雖然技術先進,還是抵不住產能過剩的壓力。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水泥價格低迷,一噸僅200多元,利潤微薄。
賀德勇介紹說,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國內不受待見的過剩產能,在國外一些地方是香餑餑。以塔吉克斯坦為例,前幾年,該國的水泥工業基礎薄弱,所需水泥主要靠進口,一噸價格竟高達1200元。
塔吉克斯坦吸引了華新人的目光,成為華新水泥海外投資的第一站。2011年9月,華新水泥的控股子公司華新中亞投資(武漢)有限公司與塔吉克斯坦亞灣水泥公司按75%和25%的投資比例在塔吉克斯坦共同投資成立華新亞灣水泥有限公司,建設一條年產100萬噸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該項目總投資9450萬美元,由國家開發銀行提供7800萬美元的固定資產貸款。2013年8月,該項目正式點火投產,很快就讓當地水泥價格下降了30%,當地消費者得了實惠,華新水泥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在塔吉克斯坦站穩腳跟后,2013年華新水泥開始在柬埔寨布局,對柬埔寨卓雷丁水泥公司進行增資和股權收購,并建設一條年產120萬噸的水泥生產線。中行黃石市分行副行長阮朝霞介紹,該行攜手中國銀行在柬埔寨的分支機構,通過“內保外貸”為華新水泥辦理項目和股權收購貸款5750萬美元,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今年2月份,該項目順利投產。
為了更好地“引進來”
與華新水泥不同,大冶有色集團公司最初選擇“走出去”,是為了更好地“引進來”。
大冶有色集團公司總會計師譚耀宇介紹說,我國是個銅資源貧乏的國家,銅精礦自給率不足20%。這種情況在黃石更為嚴重,隨著黃石市礦山資源的逐步枯竭,作為國內銅采、選、冶特大型聯合企業,大冶有色長期以來銅原料自給率不足10%,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
為了充分利用國外銅原料資源,穩定海外資源供應,2008年大冶有色金屬集團在香港注冊成立香港大江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有色金屬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及融資理財業務,是大冶有色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通道。
“香港大江國際投資公司成立后,面臨在香港地區授信額度不足的問題。我行為大冶有色集團推薦了‘內保外貸’業務,由我行受理大冶有色集團擔保申請,向建行香港分行出具被擔保人為大江國際投資公司的跨境擔保,建行香港分行以我行出具的擔保為依據,向大江國際投資公司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用于經營周轉。近兩年我行累計為大冶有色辦理‘內保外貸’業務4.35億元。”建行黃石市分行副行長曹全勝介紹說。
為了更好地拓展市場
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走出去”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要開拓市場。
“近幾年我公司逐步加大了海外市場的開發力度,加快了企業國際化進程。這一方面是為了促進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兼顧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也提高了企業在當前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下抵御風險的能力。”該公司財務部負責人方星火說。
截至目前,該公司在非洲贊比亞設立了子公司十五冶非洲建筑貿易有限公司,在非洲、亞洲、南美洲的18個境外國家和地區有25個在建工程項目,合同金額約89億元人民幣,年境外營業收入25億元。
方星火介紹,到海外發展,該公司對風險控制很嚴,牢牢抓住現金流。一般沒有預付款的項目,公司不承接,而且要求按工程進度付款,付款不到位就要采取措施,停止繼續投入。因此,公司到海外發展沒有申請一分錢貸款,但是結售匯業務量比較大,匯率波動風險和項目所在國購匯困難等問題讓公司很頭疼,這也是黃石幾家“走出去”企業都感覺頭疼的問題。
為支持企業走出去,外匯局黃石市中心支局加強對銀行的培訓,指導境外投資業務經辦銀行開展境外投資資金來源審核、業務審批、資金匯兌等業務,為推動企業境外投資夯實基礎。在境外投資登記、資金購匯匯出等業務辦理過程中,該局簡化從業務經辦人到部門負責人及局領導的各級審批環節,第一時間完成相關各項業務的審核工作,積極協調公文流轉中涉及的其他部門,盡量縮短各項審批業務的內部流轉時間。
截至2015年7月末,在外匯局黃石市中心支局和各金融機構的支持下,大冶有色、華新水泥等10余家企業順利走出國門開展海外投資和并購業務,投資規模達6.29億美元。
“現在來看,我們華新當年下決心‘走出去’比較及時,搶占了先機。這要感謝外匯局黃石市中心支局和有關銀行的大力支持。”華新水泥財務部門負責人賀德勇說。
我國經濟發展到了現階段,無論是經濟轉型升級壓力,還是企業自身發展的壓力,都要求一些大型企業必須加快“走出去”。近幾年,在湖北的老工業基地黃石市,外匯局黃石市中心支局引導金融機構支持華新水泥、大冶有色、十五冶等企業大膽“走出去”,為企業發展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日前記者到黃石走訪,聽一些企業和金融機構負責人講述“走出去”的那些事兒。
為了化解過剩產能
“經過近30年的快速發展,國內水泥產業技術水平已經十分先進,世界領先。我們早期一條30萬噸的生產線,需要兩三千名工人;現在一條100萬噸的生產線,只需要300人。走在廠區,基本看不到工人,都坐在操作間里。而且,建設一條100萬噸的生產線,所需投資僅為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半。”賀德勇不無自豪地說。
然而,雖然技術先進,還是抵不住產能過剩的壓力。國內激烈的市場競爭下,水泥價格低迷,一噸僅200多元,利潤微薄。
賀德勇介紹說,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國內不受待見的過剩產能,在國外一些地方是香餑餑。以塔吉克斯坦為例,前幾年,該國的水泥工業基礎薄弱,所需水泥主要靠進口,一噸價格竟高達1200元。
塔吉克斯坦吸引了華新人的目光,成為華新水泥海外投資的第一站。2011年9月,華新水泥的控股子公司華新中亞投資(武漢)有限公司與塔吉克斯坦亞灣水泥公司按75%和25%的投資比例在塔吉克斯坦共同投資成立華新亞灣水泥有限公司,建設一條年產100萬噸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該項目總投資9450萬美元,由國家開發銀行提供7800萬美元的固定資產貸款。2013年8月,該項目正式點火投產,很快就讓當地水泥價格下降了30%,當地消費者得了實惠,華新水泥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在塔吉克斯坦站穩腳跟后,2013年華新水泥開始在柬埔寨布局,對柬埔寨卓雷丁水泥公司進行增資和股權收購,并建設一條年產120萬噸的水泥生產線。中行黃石市分行副行長阮朝霞介紹,該行攜手中國銀行在柬埔寨的分支機構,通過“內保外貸”為華新水泥辦理項目和股權收購貸款5750萬美元,并提供優質金融服務。今年2月份,該項目順利投產。
為了更好地“引進來”
與華新水泥不同,大冶有色集團公司最初選擇“走出去”,是為了更好地“引進來”。
大冶有色集團公司總會計師譚耀宇介紹說,我國是個銅資源貧乏的國家,銅精礦自給率不足20%。這種情況在黃石更為嚴重,隨著黃石市礦山資源的逐步枯竭,作為國內銅采、選、冶特大型聯合企業,大冶有色長期以來銅原料自給率不足10%,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
為了充分利用國外銅原料資源,穩定海外資源供應,2008年大冶有色金屬集團在香港注冊成立香港大江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有色金屬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及融資理財業務,是大冶有色實施“走出去”戰略的重要通道。
“香港大江國際投資公司成立后,面臨在香港地區授信額度不足的問題。我行為大冶有色集團推薦了‘內保外貸’業務,由我行受理大冶有色集團擔保申請,向建行香港分行出具被擔保人為大江國際投資公司的跨境擔保,建行香港分行以我行出具的擔保為依據,向大江國際投資公司發放流動資金貸款用于經營周轉。近兩年我行累計為大冶有色辦理‘內保外貸’業務4.35億元。”建行黃石市分行副行長曹全勝介紹說。
為了更好地拓展市場
中國十五冶金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走出去”的理由很簡單,就是要開拓市場。
“近幾年我公司逐步加大了海外市場的開發力度,加快了企業國際化進程。這一方面是為了促進企業盈利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兼顧國內國外兩個市場也提高了企業在當前錯綜復雜的經濟環境下抵御風險的能力。”該公司財務部負責人方星火說。
截至目前,該公司在非洲贊比亞設立了子公司十五冶非洲建筑貿易有限公司,在非洲、亞洲、南美洲的18個境外國家和地區有25個在建工程項目,合同金額約89億元人民幣,年境外營業收入25億元。
方星火介紹,到海外發展,該公司對風險控制很嚴,牢牢抓住現金流。一般沒有預付款的項目,公司不承接,而且要求按工程進度付款,付款不到位就要采取措施,停止繼續投入。因此,公司到海外發展沒有申請一分錢貸款,但是結售匯業務量比較大,匯率波動風險和項目所在國購匯困難等問題讓公司很頭疼,這也是黃石幾家“走出去”企業都感覺頭疼的問題。
為支持企業走出去,外匯局黃石市中心支局加強對銀行的培訓,指導境外投資業務經辦銀行開展境外投資資金來源審核、業務審批、資金匯兌等業務,為推動企業境外投資夯實基礎。在境外投資登記、資金購匯匯出等業務辦理過程中,該局簡化從業務經辦人到部門負責人及局領導的各級審批環節,第一時間完成相關各項業務的審核工作,積極協調公文流轉中涉及的其他部門,盡量縮短各項審批業務的內部流轉時間。
截至2015年7月末,在外匯局黃石市中心支局和各金融機構的支持下,大冶有色、華新水泥等10余家企業順利走出國門開展海外投資和并購業務,投資規模達6.29億美元。
來源:
中國建材信息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