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喬龍德在西南地區水泥企業論壇會上的講話
發布時間:2016-08-24閱讀次數:來源:國建聯信認證中心
摘要:
水泥行業發展的方向:停止雷同技術新增產能,不管何種理由不再建新線;由中低端發展轉向高端發展;向特種功能、性能、特種需求、海洋工程等高端領域發展。 |
|
![]() 一、推進供給側改革,促進結構調整是水泥行業近幾年的主要任務。 圍繞水泥行業供給側改革,中國建材聯合會、中國水泥協會對供給側改革做出了積極的反映。其基本內容包括:
水泥行業發展的方向:停止雷同技術新增產能,不管何種理由不再建新線;由中低端發展轉向高端發展;向特種功能、性能、特種需求、海洋工程等高端領域發展。 水泥行業提升的目標:以“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創新為標志,完成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跨越,進而對現有的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進行改造,全面提升水泥行業素質。
水泥行業提高的目標:節能減排達標、綠色低碳清潔生產;全面推行智能化運行,提高勞動生產力和降低成本;降低資源能源的利用率;提高集中度,加快兼并重組的步伐,在“十三五”末水泥企業數量減少四分之一,前十家水泥企業的產業集中度達到80%左右。
水泥行業“走出去”發展目標:推進產能國際合作,投資、裝備、制造、服務產業一并“走出去”,水泥行業一部分經營收入和經濟效益在國外實現,“十三五”整個建材行業有8000億元收入在國外實現。
二、貫徹34號文件要抓住關鍵問題和關鍵點。
1、堅決遏制新增產能,這是解決產能過剩的根子,務必放在第一位;
2、“去產能”解決過剩,淘汰落后產能,這是結構優化的關鍵和提高優良資產利用率的根本,務必下大力氣做到位;
3、全面推行錯峰生產,這是有效組織生產和按需求組織生產、節省資源能源的最有效措施,務必堅持不懈;
4、停止32.5復合水泥的生產,這是最現實的優化產業結構,提高產品質量和提高行業效益的辦法,必須全面實施;
5、通過行業自律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這是行業自己救自己,提升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最有用的措施,務必同心推進;
6、發揮行業協會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行業協會的作用。離開主觀能動性,協會沒有好做的事 ,也不可能有作為,也不可能真正為企業服務。所以行業協會務必要敢于擔當,要敢于負責!
有效解決上述6大問題的關鍵是兩個方面:一是政策的轉換。沒有具體的操作政策,多數問題不能解決,文件僅僅是文件,被不敢擔當、不愿作為的人耽擱。這項工作關鍵在政府,但啟動和提出政策轉換建議的責任在行業協會。二是行業自律遏制跌價,回升效益是關鍵。效益不提升,虧損一大片,其他方面說得再好也是零。這項工作的關鍵在行業的大企業。
新疆的經驗在上述兩個方面做得比較好。政府敢于擔當,去產能關鍵在政府,他們的經驗是不管什么理由,不管什么規定,不管誰來干擾,都要服從實事求是地解決實際問題,提高效益。新疆行辦、協會敢于作為,大膽向政府提出政策建議,能將每家企業生產成本公布于眾,不允許企業低于平均社會生產成本進行惡性傾銷;依據當月實際市場需求,按產能比例組織生產;能夠提出停止32.5水泥在全疆的生產。新疆兩個大企業能夠帶頭,大企業要有風格、有水平、有行業責任,最終結果也是大企業自己受益。同樣的新疆市場為什么去年虧損了十幾億元,而今年上半年已經扭虧50%?歸根結底,是上述的行業自律動作起了作用。很多同志也認識到了這個問題,價格下跌根源不在宏觀經濟,不在市場,而在行業自己。
三、西南會議要解決的問題
西南地區水泥企業經濟增長同比高于全國,但價格處于全國最低點,不僅虧損企業沒有減少,還拖了全國的后腿。水泥價格無序下跌的問題根源不在政府,不在行業協會,而在企業。
第一、首要解決思想問題,要割斷西南地區水泥企業思想上存在的“打價格戰還不想罷手”的小農經濟思想。有些人不比效益,不比價值,只會在低水平上比誰占的便宜多還是少,只要比你多,哪怕自己只賺一點點也心安理得。如果我們的水泥企業家都是這種“小家子氣”的小農經濟思想,怎么能推動水泥工業的長遠發展?
要從“誤認為協調市場、行業自律就是壟斷”的陰影中解放出來,34號文件中重點講到了行業自律,國家發改委抓煤炭價格回升,所以這不是壟斷。“餓著肚子搞革命”這種“左”的思想根源如果不指出來、不糾正、行業自律方面不作為,全行業就不能步調一致的發展。
要樹立行業利益和企業利益的辯證觀點,理解好水與源,根與葉的關系。行業不興,企業也不會興旺。行業蕭條了,企業不可能興旺。自家水缸再大,天不下雨也是沒用的。在行業環境整體惡化的情況下,企業自身的潛能也是有限的,靠行業共同發展才是出路。
行業要改變風氣,要改變會開了沒結果,會上說了會下就變的狀況。會開了如果沒有任何結果,那就是對人力、資源的最大浪費,不能助長這種損人不利己、耍小聰明、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壞風氣。行業要有誠信,企業家做人要誠信,在新疆會議上,宋志平同志、李葉青同志都講了誠信,“先要會做人,才會做事”。
事實證明,惡性競爭的行業沒有出路,解決問題不是靠打價格戰,最終還是要依靠政策、規范、自律和進步來實現行業的健康發展!
第二、要推動政策轉換
推動政府出臺“去產能”的資金補貼辦法,行業籌措專項補貼資金的辦法,要讓“去產能”有支撐點,這項工作關鍵在政府,但應該由行業協會先提出方案,在大企業的支持下共同亮出要求和態度,推動相關政策的出臺。希望本次參會的政府部門的同志能夠把本次會議的精神通過政府作為轉化為切實有效的政策,在“去產能、錯峰生產、取消復合32.5水泥”等問題有明確的態度和辦法。
堅決遏制新增產能,西南地區的水泥企業一律不得再新建生產線!一旦發現新增產能,水泥企業都應該一致反對,行業協會也將組織企業聯名對違規新建項目進行曝光,并向當地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問責。
第三、加強行業自律和區域市場協調
西南地區的行業協會,要好好總結經驗,各區域市場協調負責人都要到位,行業自律公約不能形同虛設,變成“狗皮膏藥”,要規范、嚴肅、責任到人。
會后一個月內消滅噸水泥價格低于200元的傾銷現象,三個月內消滅當期虧損,爭取在年底前使虧損企業全部扭虧為盈;
會后兩個月內拿出本地區錯峰生產計劃和規則,依據區域市場需求有序組織生產;
會后三個月內公布企業生產成本,定出行業自律的價格底線,遏制低價傾銷行為;
年底之前根據國務院34號文件要求,按照全國號令統一停止32.5復合水泥生產。 |
來源:中國建材信息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