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大企業是水泥行業的“定海神針”
發布時間:2017-03-30閱讀次數:來源:國建聯信認證中心
大企業是水泥行業的“定海神針” |
|
摘要:
大企業要起帶動和引領作用。大企業是行業的“定海神針”,要保持聯系、兼顧包容。圓桌會議取得圓滿成功,協會與大水泥企業聯手,必能引領行業匯聚磅礴力量,開創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美好未來。 |
|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在昆明召開的中國大型水泥企業領導人圓桌會議,在業內備受關注,成為全國水泥行業期待的焦點。
峰會總結了2016年水泥行業情況,分析行業存在的四大問題,闡述了“行業利益高于企業利益,企業利益孕于行業之中”的理念;緊扣“去產能、增效益”主題,提出2017年的重點工作與措施,向全行業傳遞出“力爭全行業利潤總額目標800億”的決心與信心。
去產能是衡量水泥行業結構調整是否成功的“試金石”,是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敗的關鍵。各級水泥(建材)協會、大型水泥企業要以“去產能”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為切入點,積極探索、大膽創新水泥行業“去產能”的辦法和措施;中國水泥協會將與企業聯手開展水泥行業結構調整創新試點,建立行業結構調整資金,用于獎補主動退出的生產能力,試點工作要在地方取得突破。
增效益是行業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淘汰落后的基礎,有了效益企業才能投入資金,用于創新提升技術裝備水平,用于設立行業結構調整專項資金和淘汰落后產能的獎補。大企業要以提升行業經濟運行質量與效益為切入點,繼續開展包括錯峰生產、行業自律、區域協調、技術創新、降本增效、市場整合等一系列措施,確保行業經濟運行平穩。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一句話,“大企業頂天立地”,此話含義深遠。
大企業要起帶動和引領作用。大企業是行業的“定海神針”,要保持聯系、兼顧包容。在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經濟市場化時代,各區域市場環環相扣,企業之間協調合作是必然選擇。建設聯動型區域市場,加強行業自律協調,維護公平競爭環境,夯實共贏基礎讓“去產能、增效益”惠及行業與企業,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產能嚴重過剩是現狀,錯峰生產相當于去庫存,新增產能是毒瘤,無序競爭是惡習。實踐證明,大企業是行業的中流砥柱,大企業興則行業興,反之則行業衰; 大企業是市場的主力軍,無論是央企國企、民營民企、股份外資都是行業支撐的脊梁,去產能、增效益要看大企業的作為。
“一年之計在于春”,12+3峰會期間正值春分節氣,春播夏種秋收冬藏,周而復始,這是農業的發展規律,同樣也是水泥行業經濟運行的真實寫照。圓桌會議取得圓滿成功,協會與大水泥企業聯手,必能引領行業匯聚磅礴力量,開創水泥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美好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