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證專題
第一張認可證書故事 | 我國第一張實驗動物機構認可證書誕生記
《中國市場監管報》(2020年07月21日 A8版)
完善實驗動物認可 搶占生命科學高地
我國第一張實驗動物機構認可證書誕生記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科學家正爭分奪秒研制動物實驗模型、特效藥及疫苗等抗疫利器。在與疫情斗爭、和時間賽跑的科研過程中,動物實驗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環。
回顧科學發展之路,不僅在醫學領域,許多科研成果都離不開動物實驗的支撐。實驗動物是科學研究的“活儀器”,產品及環境評價的“活天平”,是科研成果安全應用于人類自身的“最后一道防線”,其發展程度成為反映一個國家生命科學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科學規范的動物實驗,已成為各國搶占國際科技競爭高地的前置條件。
2018年7月13日,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為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動物研究所)頒發了我國第一張實驗動物機構認可證書。這標志著我國自主研發、創新建立的實驗動物機構認可制度正式實施。
認可是對合格評定機構滿足規定要求的能力證實。認可和實驗動物機構之間有何關系?昆明動物研究所獲得的這張認可證書對于科研活動將起到什么作用?讓我們從頭說起。
在動物實驗領域,實驗動物福利監管與評價存在著多種模式,比如政府監管模式、政府授權權威機構監管模式、利用第三方評價機構評價結果模式等。當前,英國、美國、日本等國家采用政府法規管理(許可證制度)結合第三方評價對實驗動物機構進行管理。
在實驗動物福利質量管理領域,實驗動物機構認可是重要一環。目前,有三項實驗動物機構認可制度在國際社會影響較為廣泛,分別由美國國際實驗動物認可與評估協會(AAALAC)、加拿大實驗動物管理委員會(CCAC)和歐洲實驗動物聯合會(FELASA)創建。
隨著我國科研實驗水平的加速發展,動物實驗領域的規范化要求越來越高。適時研發符合我國國情的實驗動物飼養和使用機構認可制度,成為包括昆明動物研究所在內的國內實驗動物機構的迫切需求。
從2013年起,CNAS著手研究制定實驗動物機構認可制度,旨在以規范、科學、有效、合規地飼養和使用實驗動物,提高科研數據的科學性、準確性,為科學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2014年9月,在科技部、認監委的支持下,由CNAS牽頭、聯合相關權威機構共同制定的《實驗動物機構質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國家標準發布。
2015年,昆明動物研究所嚴格按照《實驗動物機構質量和能力的通用要求》,有序完成了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建立、試運行等工作。同年9月,研究所迎來了CNAS專家組,對實驗動物機構認可示范基地開展現場審核。
經過嚴謹考察,評審專家組對昆明動物研究所的動物質量管理等工作給予高度評價,并提出了改進意見。2016年1月27日,CNAS授予昆明動物研究所“實驗動物質量保障條件和認可評價關鍵研究與示范”基地資格。
在此基礎上,2017年6月1日,CNAS正式開展實驗動物機構第三方認可工作。同年10月,在昆明動物研究所承辦的“CNAS實驗動物機構評審員培訓研討班”會議上,CNAS專家圍繞實驗動物機構認可評審的重點和關注點、認可評審過程、認可策劃與實施及認可評定等程序的介紹,結合現場觀摩,詳細講解了認可準則對實驗動物機構質量管理體系、動物設施、動物飼養、動物醫護、風險管理、安全管理、職業健康等方面的要求。通過此次培訓,科研人員更加深入、準確地了解了CNAS認可的工作流程及評審要點、注意事項,為后續認可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系列研究實踐豐富了認可經驗,實驗動物機構管理體系不斷完善。2017年12月,昆明動物研究所正式向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提出認可申請。2018年1月,研究所再次迎來了現場評審的CNAS專家組。經過全面細致的審查,CNAS專家組共提出13項整改項。一一完成整改后,昆明動物研究所于2018年7月13日正式通過全國首家實驗動物機構認可,獲得了CNAS實驗動物機構認可證書。
昆明動物研究所通過CNAS認可以來,積極參加由CNAS秘書處組織的實驗動物機構認可宣貫會議,面向全國同行分享認可工作經驗和體會,收到良好效果。同時,研究所組織人員積極參與CNAS實驗動物機構認可相關行業標準的制定,進一步準確把握認可準則的實施細節,為提升、完善實驗動物機構認可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國國情的實驗動物機構認可與評價制度,構建一套可實現國際互認的實驗動物機構認可制度,將有效提升我國科研領域國際地位。我國認可機構及科研人士正齊心協力,向著我國實驗動物機構認可制度實現國際互認的目標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