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將有新動作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0年9月4日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這次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透露了今年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的重點,一起來看:
記者:
我們注意到今年是連續第四年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的議題,想問一下今年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的重點是什么?謝謝。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質量監督司負責人 孫會川
好,謝謝記者朋友對生產許可證工作的關注。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制度是1984年國務院批準實施的一項產品市場準入制度,這項制度實施以來對保障產品質量安全、貫徹國家產業政策、促進市場經濟健康協調發展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生產許可證制度的改革也成為一項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舉措。自2017年以來,國務院每年都對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作出部署,經過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三年的改革,實施生產許可證管理的產品已經由2017年的60類壓減到目前的10類,其中有5類是由總局審批發證的。連續3年的壓減幅度達到83%,惠及企業達到兩萬五千多家。
正像剛才這位記者朋友提到的,今年8月26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第四次對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作出部署,今年改革的主要任務是,將目前由總局審批發證的五類產品,包括建筑用鋼筋、水泥、廣播電視傳輸設備、人民幣鑒別儀、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簡支梁全部下放到省級市場監管部門實施,市場監管總局不再審批任何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
今年的許可證制度改革,一方面是要下放審批權限,另一方面是要求我們健全嚴格的質量安全監管措施,加強監督指導,守住質量安全底線,同時還要開展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有關政策、標準、技術規范的宣傳解讀,加強對企業申辦許可證的指導,幫助企業便利取證。
今年的生產許可證制度改革,概括起來講集中體現了三個特點,一是簡政放權做“減法”,下放許可證審批層級以后,企業申請許可證的效率進一步提高,時間成本進一步降低,取證更加便捷;二是加強監管做“加法”,通過加大質量安全監管力度,強化企業質量的主體責任;三是優化服務做“乘法”,不斷提高生產許可證審批效能。
下一步,我們還將指導各地市場監管部門抓緊做好相關生產許可證審批的承接準備工作,確保接得住、接得穩。謝謝。